曾国藩有一句名言:慎独则心安。聪明人,都懂得群处守嘴,不会随意评论别人的好坏,更懂得谣言止于智者的道理,慎独的人,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坚守内心的原则,不放纵,不逾矩,人这一辈子很长,那些最终能混得好、走得远的人,恰恰就是因为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能守住内心、不放纵自己,做人,一定要守好自己的心,成为一个有良心、有善心、有诚心的人。
1、慎密的名言警句有哪些?以下是一些关于慎密的名言警句:慎独(自我反省),出自《论语》中孔子的名言:“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出自《礼记·大学》中的名言,强调在做事之前要有预先的准备和规划,否则会事倍功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出自《孙子兵法》,意思是了解敌人和自己的强弱,就能在战场上做出正确的决策,取得胜利。
不慎则败,意思是如果不慎重,就会遭受失败的结局。行百里者半九十,强调在做事的过程中不能掉以轻心,只有保持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成功。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出自《庄子》,强调在行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思考和计划,同时要知道适时停止,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观其所以,察其所以然,出自《论语》中的名言,强调在观察事物时要注意其本质和原因,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2、慎言·慎行·慎独《三国演义》中描写,荆州守将关羽很轻视孙权,当关羽攻打曹操之际,孙权乘关羽不备,攻占荆州。马谡,三国时期襄阳人,在蜀汉军中任参军。刘备临死时嘱咐丞相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后马谡在镇守街亭时,由于过高估计自己,打了败仗,丢失街亭,被诸葛亮挥泪问斩。这就是“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的历史典故。正所谓“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一个人的为人处事要避免出现类似关羽和马谡那样的错误,就要谦虚谨慎,做到慎言、慎行、慎独。
所以,如何吃和如何说都显得非常重要。常听人说,饭可以乱吃(即使吃病了也是自己的事),话不能乱说(因为听众是别人),因而,一个人说话尤其要小心,谨记“话到舌尖留半句,事从礼上让三分”;“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出唇六月寒”;“说好不锦上添花,说坏不落井下石”;“当着矮人,别说短话”;“长衫有人穿,长话无人听”;“别人夸,一朵花;自己夸,豆腐渣”;“游谈损德,多言伤神,如其不悛,误己误人”这些经典名言和俚谚俗语。
转载请注明出处获嘉县汇顺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慎独的名言,慎独最精辟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