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门阀政治读书笔记《东晋政治札记》

东晋政权,按照田余庆先生在《东晋门阀政治》一书里的说法,是“典型的门阀政治”时期。这种政治体制,用古人创造的一句俗语来说,就是“王(庾、桓、谢)与马,东晋门阀政治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一、初期萌芽东汉时期,刘秀政权在地方豪强的支持下建立起来,所以东汉对地方豪族的管理相对宽松,门阀制度萌芽于东汉,形成于曹魏,发展于西晋,到东晋其势力已达顶峰,至南朝门阀制度逐渐走向下坡路。

东晋门阀政治读书笔记

东晋时期世家大族与皇权联合执政的格局在中国的政治制度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政治模式。如何评价这一特殊的政治模式,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一、东晋的士族门阀制度在谈九品中正制同门阀制度的关系之前,首先对门阀制度做个简单介绍,从而发现贯穿其中的主脉络。形成原因(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3)政治保障。

东晋末年孙恩卢循起义给了门阀大族以沉重的打击,梁末侯景之乱中,许多门阀士族在战乱中死亡。在东晋时期,士族制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在那时期的东晋王朝必须要依靠门阀士族家庭的支持才能得以存在。首先就是门阀阻断了上下阶层的流通。门阀制度是我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系统,这时期国家重要的官职基本上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

门阀世家也只为自己的利益打算。自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到420年,刘裕废晋恭帝登基,东晋灭亡,共传11帝104年,这个朝代产生了王导、王敦、桓温、谢安、桓玄、刘裕等。人品的评定由西晋“二品系资”,犹重德、才,进一步演化成完全以血缘关系区别的门阀高下为标准,德、才已不在考虑之列。

权臣掌握着大权却又不能取司马而代之,皇权就像是一个不倒翁来回晃荡却不倒下。从司马睿开始的东晋每一个皇帝都没有真正地掌握过政权,永昌元年,晋元帝司马睿死在了宫中。他死前已经心灰意冷,他建立了东晋,却作为失败者死去。在他死的这一年,这个世界已经到了无比混乱的地步,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上阳赋》虽然为架空剧,但还是有一定原型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获嘉县汇顺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东晋门阀政治读书笔记《东晋政治札记》